近五年指导研究生共同在北大核心/CSSCI期刊发表论文近20篇。 [1]王瑜,汤同.我国乡村地区辍学治理体系的历史演进、制度特征与优化对策[J].民族教育研究,2023,34(06):44-51. [2]王瑜,何苗苗.指向职业劳动力发展的美国社会情感学习——以特拉华州SEL-CWD融合框架为例[J].教育与职业,2023,(22):70-77. [3]王瑜,刘强.西部地区中职学生隐性辍学的发生因素及治理对策[J].当代教育论坛,2024,(01):34-41. [4]王瑜,汤同.生成式人工智能浪潮下比较教育研究范式审思[J].比较教育研究,2023,45(10):31-38+49. [5]王瑜,何苗苗.法国辍学治理的控辍机制、保学措施及经验启示[J].外国教育研究,2023,50(09):21-35. [6]王瑜,何苗苗.正义观视角下隐性辍学治理路径探究——基于法、美、日的经验[J].外国教育研究,2023,50(04):80-94. [7]娄雨璠,王瑜.西南地区中职学生隐性辍学的发生机制与防控策略研究[J].教育与职业,2023,(03):96-103. [8]马小婷,王瑜.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空间分层与优化策略[J].北方民族大学学报,2022,(03):154-161. [9]王瑜,马小婷.我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空间生产与实践路径[J].中南民族大学学报(人文社会科学版),2022,42(01):27-34+182. [10]王瑜,马小婷,吴艳梅.民族地区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辩证关系与主要原则[J].民族教育研究,2021,32(06):37-46. [11]王瑜,娄雨璠.乡村振兴战略下职业教育防返贫治理体系的内容建构[J].教育与职业,2021,(18):12-18. [12]王瑜,娄雨璠.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教育扶贫的政策变迁与制度特征[J].教育学报,2021,17(03):37-49. [13]王瑜,叶雨欣.广西边境地区普通高中优质生源流失的问题、成因与对策——基于贫困文化视角[J].民族教育研究,2020,31(06):52-59. [14]王瑜,马小婷.论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内涵辨析、理论释析与教育路径探析[J].广西民族研究,2020,(05):32-39. [15]王瑜,叶雨欣.多源流理论视角下我国教育扶贫政策的变迁分析[J].当代教育论坛,2020,(06):19-27. [16]王瑜,马小婷.论我国义务教育问责制实施困境及其破解思路[J].教育科学研究,2019,(09):29-35. [17]王瑜,叶雨欣.政治思潮变迁下美国义务教育问责制的价值理念及实施模式述评[J].外国中小学教育,2019,(05):1-11. [18]王瑜,秦敏.多学科视角下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政策公平价值观的变迁分析[J].清华大学教育研究,2019,40(02):107-114. [19]王瑜,叶雨欣.多维贫困视角下教育扶贫政策逻辑探析[J].基础教育,2019,16(02):10-17. [20]王瑜,钟海青.论跨境民族国家认同的多维特性及其教育路径[J].贵州民族研究,2019,40(02):208-212. [21]王瑜,陈晓琪.“文化自信”观照下民族文化进校园的文化内涵及路径[J].民族教育研究,2019,30(01):12-18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