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育科学学院
您现在的位置: 教育科学学院 >> 学院新闻 >> 正文
【国家奖学金获得者】罗文玉:做自己人生的主宰者
作者:罗丽妍 来源:教育科学学院 发布时间:2025年04月17日 点击数:

2021年9月,18岁的罗文玉攥着录取通知书站在南宁师范大学门前。四年后,这位教育科学学院2021级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斩获国家级奖学金,用行动诠释了“规划人生主动权”的深刻内涵。


启锚向光,燃梦朝阳


学前教育并非罗文玉的第一志愿,但她坦言:“深入学习后,我逐渐感受到这个专业的‘温度’与‘深度’。”在南宁市林里桥中段幼儿园佛子岭园区的三个月实习经历,成为她在专业认知路上的一个深刻记忆。


“那是我第一次独立带班,从晨间活动到课堂设计全由自己完成。”这段教育实习经历让罗文玉见证了孩子们在三个月里的成长变化,而同孩子们的相处也使她自己得到了成长与收获。在她设计的自然与生活主题课程中,孩子们通过观察植物生长、动手种植蔬菜,建立起对自然的认知。教育的力量在于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与创造力,而作为一名教育者,我的责任就是为他们搭建一个自由探索的平台。”


这段经历让罗文玉坚定了深耕学前教育的决心,未来计划攻读研究生,夯实专业根基。如灯塔般坚定,既能洞见星辰大海的方向,又能以精准锚点稳扎现实,用智慧与勇气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清晰人生。


笃学明志,律己图强


“规划、专注、反思”是罗文玉总结的学习六字诀。每学期初,她都会制定详细计划,确保每一门课都有充足的复习时间。在学习过程中,她注重专注力的培养,避免分心,尤其是在面对复杂的理论知识时,她通过做笔记和思维导图来梳理思路。此外,就是反思与总结。每次考试或实践结束后,罗文玉都会回顾自己的表现,分析哪些地方做得好,哪些地方需要改进。这种反思让她不断优化自己的学习方法,逐渐形成了高效的学习模式。


期末复习堪称“自律极限挑战”。罗文玉坦言,自己也会有忍不住想玩手机的时候:“我认为自己的自制力尚可,但是我还是会忍不住去玩手机,一般这种时候我就会选择让手机远离我,或者让我附近没有什么网。”她独创的“目标——奖励机制”效果显著:“比如说,我半个小时我一定要学好这一块,必须把这个章节的内容给背下来。如果我一天下来完成一定的目标,我就会给予自己一个奖励。”


好友见证过她的破茧时刻:“我们在准备考试的过程之中,其实她有些时刻会很崩溃,甚至会哭。但是每一次她和我倾诉之后都会马上投入学习当中去。在这个过程中,她相当于完全戒掉了一些娱乐活动,包括一些不太必要的社交。”


除此之外,身兼班长、团委副书记、助班三职时,罗文玉独创“象限管理法”:“多重的身份加上学业压力,让我觉得平衡好学习和工作时间尤为困难。但是在这个过程中,我知道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,先去做最紧急的事情。与此同时,我也没有耽误学习,在课余时间也兼顾好我的这些工作任务。”在高度压力的环境下罗文玉仍然保持冷静,提升了自己平衡工作与学习时间的能力。


性温趣丰,助人成行


“温暖”与“有趣”是朋友赋予罗文玉的人格标签。


罗文玉出生在荷城贵港,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,家人对她的理解和支持,也一路鼓励着她毫无后顾之忧地前行,教会了她真诚、善良与热心。


“平时,无论是她熟还是不熟的人,她都会去关心,是不是遇到了什么问题。”这是罗文玉朋友对她的评价。罗文玉对身边的人都十分热心肠,让身边人感到温暖,即使是在自己也有一些事情没有完成时,也会抽部分时间帮助朋友们解决遇到的问题。


阅读是罗文玉保持专业敏锐度的秘诀。她钟爱阅读《儿童心理学》和《幼儿园课程设计》这类与教育相关的书籍,这让她对幼儿的认知发展和教育方法产生了更深的理解。“印象最深刻的是最近在看的一本叫《窗边的小豆豆》的书,通过阅读我也发现,孩子们的内心世界是非常丰富的,有些时候不要将我们自己的想法强加在他们身上,他们有他们自己的想法。”她于字里行间汲取养分,把阅读所得化作教学的刻笔,探寻着教育最纯粹的模样。


运动场是她保持生命张力的第二战场。“一整天都坐着学习,就会想要去活动活动,会去打网球等等。这样可以使自己在之后的学习和生活之中,让身体感觉到没有那么累。”网球拍挥动时,罗文玉既能强健体魄又悟得了团队协作真谛。运动场上的每一次拼搏,都洋溢着坚持与努力的力量。


“我不是命运的棋子,而是人生的棋手。”这是罗文玉的座右铭,也是她人生的真实写照。从青涩走向成熟,不变的是她心中的坚韧与乐观,从被动接受专业到主动深耕领域,从时间管理新手到多线程事务处理者,罗文玉始终掌握着人生的主动权。


“人生的每一步都值得认真对待,每一个梦想都值得勇敢追逐。”这是罗文玉给学弟学妹的寄语,她以己之身,为这个寄语做出了最生动的诠释。此刻,窗外的黄花风铃木开得正盛。待来年花开时,那个曾在朝阳下同孩子们打成一片的女孩,终将带着更广阔的视野,在属于她的教育天地里,继续书写璀璨的篇章。




校内链接:
南宁师范大学| 红水河网站| 教科院易班| 图书馆
校外链接:
中国教育与科研网 |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