她是一位来自“中国荔枝之乡”广西灵山的姑娘,她以专业第一的成绩、丰富的实践经历和多项竞赛荣誉在2024年国家奖学金评选中脱颖而出,从“荔枝山”到“国奖台”,她走的每一步都在刻画着属于自己的硬核青春,她就是来自我校教育科学学院2021级学前教育专业的卢敏霞。
“荔枝乡的单亲长女”:责任浇灌成长,坚韧书写青春
卢敏霞出生在灵山农村的一个单亲家庭,母亲独自抚养她和两个弟弟。她提到:“母亲是家里面的顶梁柱,平时我也会去兼职,减轻家里面的一些经济负担,家里面的情况让我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生活。”家庭的艰辛让她早早学会担当:课余时间兼职分拣快递、做家教、寒暑假返乡参与志愿服务等她早已轻车熟路。正是对家庭的责任心促使卢敏霞在大学四年始终保持着“拼命三娘”的状态。白天上课、组织学生活动,晚上雷打不动保留2-3小时给自己的学习时间。
她将时间管理做到极致:用“番茄工作法”高效学习,以“费曼学习法”巩固知识。“坚持”二字一直是卢敏霞成长道路上的必修课,大三实习期间白天在幼儿园带班,下班后组织公开课彩排,凌晨还要熬夜写创新创业大赛材料的经历让她刻骨铭心:“我当时一般熬夜写材料都写到了凌晨三点多才敢休息,早上七点就要起床赶去实习班级,最崩溃的时候,我一边哭一边改方案,那时候连吃饭都是挤时间出来的,由于实习工作和项目工作、公开课工作一起兼顾,当时体重一下子瘦了快十斤,好在项目交上去之后有了比较好的结果。”最终,她的团队拿下国家级立项,那段日子成了她既痛苦又骄傲的“勋章”。
学生干部的多面人生:从“文件小白”到“全能领袖”
卢敏霞的学生干部履历堪称亮眼,从班长、团委副书记到党支部副书记,多重身份的历练让她从“文件小白”蜕变成“全能领袖”。
初入大学时连基础文书工作都需从头学起,四年间通过不断实践练就了敏锐的问题解决能力,不仅能快速应对突发状况,更能为老师提供高效工作建议。在幼儿园实习期间,她白天带班教学,晚上统筹全班实习生的公开课汇报工作,连续三个月主导分工、彩排及教师邀请等事宜,将繁杂事务梳理得井井有条。
最令她难忘的是担任三下乡支教组长的经历。在广西忻城县小学,面对两个班级同步授课的难题,她带领团队深夜备课至凌晨,清晨提前到校核查学生情况,精心设计寓教于乐的课程。她分享道:“半夜备课到十一点多,早上也是早早到教室查看学生到校情况,感觉作为老师的我们身上的责任很重大,我们必须对学生负责,上好每一节课,给学生们留下美好快乐的支教课堂体验,虽然整个过程是挺累的,但总体而言我们感到很开心。”这段经历不仅磨炼出她的教学统筹能力,更让她深刻体会到教育者的责任。
卢敏霞的学生干部经历,并非光环堆砌的“履历镀金”,而是一场关于“笨功夫”与“真热爱”的修行。从手足无措到独当一面,从执行任务到创造价值,她证明了一件事:真正的领导力,始于对细节的执着,成于对他人的照亮。
清醒的追光者:自立笃行择新径 务实砺志守初心
“大学不是模板化的赛道,而是探索自我的舞台。”对于迷茫的学弟学妹,卢敏霞建议:勇敢尝试,但拒绝盲从。她说:“不要看到别人做什么就去做什么,要有自己的想法和目标,别人追求的不一定是自己需要的。”她提到自己放弃盲目考证的经历:“有人劝我考计算机二级,但我认为自己的计算机技能已经能够胜任自己期望的工作,所以我更想专注教学技能。后来在教师技能大赛中获奖,证明我的选择是对的。”
面对就业,卢敏霞选择务实与理想并存,由于家庭的特殊情况,她对自己未来的规划是先就业再择业,希望尽快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减轻家庭的负担。尽管岗位竞争激烈,她仍辗转几个城市向多个单位投递简历,给自己争取每一个可能。与此同时卢敏霞也不会放弃自己的理想,她坦言在顺利工作之后,在现实压力没那么大的情况下,会选择考研去提升自己。
卢敏霞真正活出了如她的座右铭一般:“向阳而生,向东而行。”每一步都有着自己渴望抵达的方向,她说:“比起尽我所能,我更喜欢全力以赴。人生未必总顺遂,但若心向光明,每一步都能成为向上的阶梯。”
如今的卢敏霞,依旧步履不停。她的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转折,却如荔枝树般,在贫瘠中向下扎根,于烈日里向上生长。那些深夜的灯光、教案上的批注、支教课堂的笑声,正悄然拼凑出一个平凡女孩不平凡的成长轨迹——在泥泞中扎根,终向光生长。
